中产·白领的全媒体
很多花卉一年四季只开一次花,未免让人遗憾、惋惜,其实不光养花种花才能使花开,还有新的玩法,那就是押花。二十四节气融入岭南押花,让四季的美长久定格,花儿一直美丽绽放!
作者李剑莲李丽坚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已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押花艺术大师傅庆军通过大量资料查询,将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生长的关联植物选取,并努力寻找到相应的鲜活植物花卉(少数较大的植物则由其他相近似的植物做成缩小版),经过脱水及艺术处理,用岭南押花艺术(非遗项目)的形式把二十四节气的植物生动展示;配上节气名称和相关的文字描述,更是亦图亦文地将每个节气动态场景立体地呈现出来。
当每看一幅押花艺术节气植物画时,每一个节气的自然场景就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原生态植物而触景生情、身临其境、回味无穷。同时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和大众,也是一个学习传统文化,掌握二十四节气的良好教程。
二十四节气押花画系列押花画更在“匠心领衔薪火传承”广东省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铜奖”。
立春,公历2月3-5日交节,为廿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是“四立”之一,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立春·迎春花》
迎春花,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其名“迎春”意为“告别寒冬,迎来春意。”因而最能作为立春节气押花画的代表。
雨水,公历2月18-20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菜花》
油菜花花型小巧,颜色金黄,它有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有着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淳朴与粗犷。押花画展示的正是雨水节气期间,油菜花竞相怒放,引来彩蝶与蜜蜂飞舞花丛间的美丽景色。
惊蛰,又名“启蛰”,公历3月5-6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惊蛰·蔷薇》
蔷者,从墙,薇者,细小的草木。如此释义即可见蔷薇习性,其柔弱的枝条需依仗坚墙或竹篱的扶持才能够葳蕤。蔷薇虽柔弱精致但色彩浓烈缤纷,在柔弱的外表下同样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矛盾也象征着惊蛰节气多变的特征。
春分,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香雪球》
香雪球花株非常的矮小,但花朵聚集在一起非常密集和谐,令人身心舒畅,押花画还原的就是野外的香雪球花丛花香引起众多蝴蝶翩然而至的画面。
清明,公历4月04-06日交节,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桐花》
桐花是清明“节气”之花,桐花在清明时节应时而开,是春、夏递嬗之际的重要物候,体现了这一季节的时序、景物特征;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但同时盈虚有数、由盛转衰。桐花因此而成为两种悖反意趣的承载。
谷雨,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牡丹》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此时节,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恰巧也正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有“谷雨花”之称。押花画中用洛阳牡丹花展现国花华丽端庄的气质。
立夏,公历5月05-07日,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因此它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三色堇》
三色堇,每片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故得其名。清新的颜色和生机勃勃的姿态使得它成为初夏之际必不可少的自然景色。
小满,公历5月20—22日交节,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反映了南方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
《小满·白晶菊》
白晶菊,花瓣纯白只花芯一点黄,成片的白晶菊花海也不觉颜色繁杂,就像小满节气一样,不多不少,正好而已。
芒种,公历6月5-7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芒种·飞燕花》
飞燕花,因其花形别致,酷似一只只燕子故名之。在芒种时节,稻谷如燕飞长。因此押花画利用飞燕花自由狂放的姿态寓意着芒种节气肆意生长的生命力。
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是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降低。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需水较多。
《夏至·绣球花》
绣球花花型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多样,令人悦目怡神。夏至期间艳阳照耀下的绣球,带着夏日专属清新秀丽。押花画中红色绣球花饱满的状态反映夏至热情似火的气氛。
小暑,公历7月6—8日交节,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小暑·波斯菊》
波斯菊花瓣大而舒展,颜色丰富多彩。小暑期间波斯菊枝叶繁茂,花开遍野,预示着夏日的热情浪漫气息。
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睡莲》
睡莲花色绚丽多彩,花姿楚楚动人,被人们赞誉为“水中女神”。虽大暑日昼炎热之极,但入夜后的睡莲荷塘,流萤闪动,凉风习习又别有一番滋味。押花画将圣洁美丽,出淤泥而不染的睡莲作为大暑时节的代表,给人展现一种悠然自得,惬意非常的意境。
立秋,公历8月7-9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鸡冠花》
鸡冠花花序红色、扁平状,形似鸡冠而得名,享有“花中之禽”的美誉。鸡冠花生长期在秋天,一个萧瑟的季节。但它如火一般的绽放着,火红般的颜色、花团锦簇,给秋天带来别样的活力。
处暑,公历8月22-24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紫苏》
紫苏外形低调,在处暑期间,夏秋交际之间,紫苏发挥着寒热,治冷气的功效。作为处暑期间生长的植物,紫苏也被赋予了像处暑节气一样隐忍而朴实的特质。
白露,公历9月7—9日交节,是秋季第三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
《白露·棉花》
棉花,是在经过闷热的夏天后从美丽的花转化为纯白饱满的纤维植物。押花画通过棉花,寓意白露降临赠与人间的一点纯净。
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是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这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时至秋分,暑热已消,天气转凉,暑凉相分。
《秋分·桂花》
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因而押花画用以桂花代表秋分的清爽凉快。
寒露,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深秋的节令,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柿子》
柿子,在萧瑟的秋季成熟。沉甸甸的黄灿灿的柿子衬得秋意更浓。北宋诗人张仲殊称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霜降,公历10月23—24日交节,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霜降.菊花》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在万木凋零的深秋,惟有菊花色彩绚美,傲然独立,深受人们喜爱,更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押花画即以秋菊化作“霜降”节气的象征,寓意顽强的生命力和高洁的情操。
立冬,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冬.银杏》
银杏以其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受到世人的钟爱和青睐。立冬之际,天气骤寒,但银杏优美的姿态,金黄的枝叶,留给冬天无限的遐想。
小雪,公历11月22或23日之间交节,是冬季第2个节气。“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这时节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时节的气候特征。
《小雪.三角梅》
三角梅,苞片叶状,紫色或洋红色,每个苞片上生一朵花。三角梅在小雪渐寒之时仍坚韧不拔,燃烧着生命的红色。
大雪,公历12月6—8日之间交节,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是反映气温与降雪变化趋势的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大雪.芦荻》
芦荻,秆粗大直立,坚韧,具多数节,常生分枝。生于河岸道旁、砂质壤土上。大雪节气,天气转冷,芦荻如雪花点缀在河道田野之间,增添了一份凄美萧瑟。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它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兰花》
兰花,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因此押花画以兰花的素雅的气质代表冬至的静谧纯粹。
小寒,公历1月5—7日交节,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小寒.梅花》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故押花画中以梅花作为小寒的代表,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大寒,公历1月20—21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正所谓冬去春来。
《大寒.蝴蝶兰》
蝴蝶兰,形似蝴蝶故而名之。在万物萧条之际,纤弱盈盈的蝴蝶兰如在风雪中摇曳翻飞的舞蝶,清冷灵动。押花画旨在呈现出蝴蝶兰风姿款款不畏严寒的绽放之美,亦是期盼着大寒过后冬去春来的生意盎然。
新快报编辑庄嘉宝
新快Plus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