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平遥平遥土产

平遥土产

“土产”是指由当地出产的耕种产品和当地生产制作的物品。是各地方出产的具有地方色彩的农副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窦七校书》:“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宋·赵昇《朝野类要·土贡》:“诸州岁贡土产之物也。”《元史·世祖纪九》:“江南四省应办军需,宜量民力,勿强以土产所无。”郑观应《盛世危言·通使》:“各官无论出洋久暂,务将所办各局,以及地方风土、人情、国政、工艺、土产,随笔登记,回国进呈。”

农桑衣食之本。务农桑则衣食足,衣食足则民可教以礼义,民可教以礼义则家国天下可久安长治也。平遥自古“土地瘠薄,却农产丰富;风气刚劲,却物产广博;人多耕织,也富有桑蚕···”

光绪八年版《平遥县志》卷之三

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平遥卷·卷之六·

《周礼·织方氏》并州,其利布帛,其畜宜五扰,谷宜五种。汾古属并,物产土宜,盖与昔同,顾迩从口口蹂躏后,鱼、鳖枯于涸池,桑、麻戗于斧斤,即鸡、豚、狗、彘(zhi)若而蓄养者,亦寡矣。裁成辅相,备物利用,斯固王道所亟乎?志土产。汾州府八州县俱同。

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平遥卷·卷之二(土产)

谷属

黍,软、硬两种,软可酿酒。稷,大小两种。粱,粒细色白。粟,红、黄、白、黑数种。薥秫,软、硬两种。麥,有来、口二种,有冬种、春种。荞麥,芝麻,蔴子,豆,有九种。

注:黍,shǔ,从禾从雨。亦称“稷”、“糜子”。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黍,禾属而黏者也。——《说文》按,今北方谓之黄米。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月令》黍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黍是中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稷,ji,从禾从畟,五谷之长。(1)形声。从禾,畟(jicè)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本义:稷谷。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社稷(指国家)。(2)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是谷子(粟)。

粱,liang,在中国北方统称谷子,南方为了区别稻谷,常称为粟谷、狗尾粟,其种子即可食部分称小米。中国古代甲骨文称为禾,经典著作中称为粱。(2)粱之名首见于《名医别录》,谓:“分有两种,大粒称粱,小粒为栗,历代本草均分二条。”《本草纲目》云:“古者以栗为黍、稷、粱、秫之总称,而今之栗,古代呼为梁。后人乃专以梁之细者名栗……北人谓之小米也。”又云:“粱者,良也;或云种出自粱州,或云梁米性凉,故得粱名……粱即栗也。”(3)汉以后,已成为古代重要粮食作物,毛长者为梁,穗细毛短者为粟。多数学者认为粱起源于中国,考古证明约在年前中国河南、河北已有粱的栽培。也有学者认为粱发源于欧亚大陆多个中心。

粟,su,俗称小米,中国古称"稷"。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粟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西方语言一般对粟、黍、御谷和其他一些粒小的杂粮有统称,非农业专家一般不分,现在人们也用小米做早点,稀饭。

薥秫,shushu,薥,草本植物。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泛指高粱:秫秸。秫米(高粱米)。秫米似黍米而粒小,可作酒。时珍曰∶秫字篆文,象其禾体柔弱之形,俗呼糯粟是矣。北人呼为黄糯,亦曰黄米。酿酒劣于糯也。秫即粱米、粟米之粘者。有赤、白、黄三色,皆可酿酒、熬糖、作糕食之

麥,mai,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多种,子实供磨面食用,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通常专指“小麦”(通称“麦子”)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等。秆可用于编织或造纸。

荞麦,qiaomai,别名:甜荞、乌麦、三角麦等;一年生草本。荞麦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最畏霜。苗高一、二尺,赤茎绿叶,如乌树叶。开小白花,繁密粲粲然。结实累累如羊蹄,实有三棱,老则乌黑色。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

荞麦是短日性作,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荞麦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也有分布。荞麦性甘味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的功效;同时荞麦还可以做面条、饸饹、凉粉等食品。

芝麻,zhima,又名脂麻、胡麻,是胡麻的籽种,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厘米。它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温带地区。芝麻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它的种子含油量高达55%。中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各色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称于世。芝麻,被称为八谷之冠。芝麻是一种油料作物,榨取的油称为麻油、胡麻油、香油,特点是气味醇香,生用热用皆可。

蔴子,mazi,麻子(苴麻),北方特产。是一种食品,老少皆宜。也一种农作物,形似芝麻,枝高1米以上,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粘质土壤为宜。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润燥杀虫,临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在中国大西北,麻子是普通老百姓很喜欢的一种食材,经过炒熟后,在看电视,朋友间聊天,麻子都是很好的食物。当然对于无聊的人,麻子也是打发时间的好伴侣。籽粒同绿豆大小,外壳薄脆,内肉质香,可用于榨油色泽暗黄,味道悠香(但不可多食)。

豆,dou,谷豆,《物理论》云:“菽者,众豆之名也。”

疏属

葱,韭,蒜,芥,茄,瓠,菠,苔,青、白二种。莴苣,葫蘿(luo),芫(yan)荽(sui),茼(tong)蒿(hao),羅葡,胡、白二种。蔓菁,木耳,蘑菇,刀豆,苜蓿,白菜。

注:芥,读音ji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称芥末,作调味品。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芥有三种∶叶大子粗者,叶可食,子入药用;叶小子细者,叶不堪食,子但作齑;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美,从西戎来。按∶王安石《字说》云∶芥者,界也。发汗散气,界我者也。王祯《农书》云∶其气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食之有刚介之象,故字从介。

瓠,读音hu,瓠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瓠有甜瓠、苦瓠两种,甜瓠可作蔬菜食,苦瓠形似葫芦状,故又称葫芦瓜。苦葫芦,性味苦寒有毒,苦者如胆不可食,亦不堪啖,食苦瓠吐利不止者,以黍穰灰汁解之。"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卢。各分名色,迥异于古。以今参详,其开头虽各不同,而苗、叶、皮、子、性、味则一,故兹不复分条焉。悬瓠,今人所谓茶酒瓢者是也。蒲卢,今之药壶卢是也。

菠,读音bo,菠是一个字,基本意思是草本植物,一种普通蔬菜。一二年生草本,叶子略呈三角形,根略带红色,雌雄异株。原产伊朗。现为我国主要食用菜之一。菠菜(《纲目》)、波斯草(《纲目》)、赤根菜。按∶刘禹锡《嘉话录》云∶菠种出自西国。有僧将其子来,云本是颇陵国之种。语讹为波棱耳。波棱,八月、九月种者,可备冬食;正月、二月种者,可备春蔬。其茎柔脆中空。其叶绿腻柔浓,直出一尖,旁出两尖,似鼓子花叶之状而长大。其根长数寸,大如桔梗而色赤,味更甘美。四月起苔尺许。有雄雌。就茎开碎红花,丛簇不显。雌者结实,有刺,状如蒺藜子。种时须砑开,易浸胀。必过月朔乃生,亦一异也。

苔,读音tai,同“薹”。某些植物中心长出的要开花的细长嫩茎,可作蔬菜:蒜苔。韭菜苔。油菜苔。

莴苣,读音woju,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最初的记载是宋代陶谷著《清异录》记载:“呙国(西域国名)使者来汉,有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今莴苣也。”莴苣高25-厘米,茎直立,单生,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不分裂,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急尖、短渐尖或圆形,无柄,圆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及圆锥花序分枝上的叶极小,卵状心形,无柄。头状花序多数或极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瘦果倒披针形,压扁,浅褐色,顶端急尖成细喙,喙细丝状,与瘦果几等长,花果期2-9月。该种原产地中海沿岸,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属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喜湿润。且需肥量较大,宜在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的粘质壤土或壤土中生长,繁殖方式为播种。栽培品种有莴笋、生菜、卷心莴苣。

芫荽,读音:yansui也叫香菜,别名胡荽、香荽。有大叶品种和小叶品种。大叶品种植株高,叶片大,缺刻少而浅,香味淡,产量较高;小叶品种植株较矮,叶片小,缺刻深,香味浓,耐寒,适应性强,但产量稍低,一般栽培多选小叶品种。为伞形科植物鞠荽的全草,伞形花笠,芫荽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熟悉的提味蔬菜,状似芹,叶小且嫩,茎纤细,味郁香,是汤、饮中的佐料,多用于做凉拌菜佐料,或烫料、面类菜中提味用。药用价值:起表出体外又可开胃消郁还可止痛解毒,《本草纲目》称“芫荽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现大部地区都有种植。芫荽性温,味辛,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之功效,主治麻疹初期透出不畅、食物积滞、胃口不开、脱肛等病症。芫荽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开胃醒脾,调和中焦;芫荽提取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

据民间传说,商纣王昏庸,朝政荒芜,崇信妖妃,残害忠良。周文王顺天意,主正义,集诸侯,讨伐商纣。赵公明逆天意,助商纣,命丧疆场。赵公明的三个妹子云霄、琼霄、碧霄为兄报仇,与姜子牙对阵。两军激战混乱中,杨戬放出了哮天犬,把碧霄的裤档一口扯烂了。碧霄害怕露出羞处,臊的两手捂住羞处蹲了下去。云霄、琼霄一下于赶了过来,捡起一块条石,照准哮天犬的后脑勺打去,一下子把哮天犬打的脑浆四喷。碧霄裤档被扯烂,失了贞体。恨死了哮天犬,把死犬拿来扒了皮,吃了狗肉。吃了肉,喝了汤,解了恨,嫌狗皮和狗爪扔在那搭恶心,就地挖了个小坑埋上。谁知哮天犬也是得道仙犬,它的毛长成一种香草,后人称为香菜。

茼蒿,读音:tonghao,茼蒿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蓬花菜、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鹅菜、义菜),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在中国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据中国古药书载:茼蒿性味甘、辛、平,无毒,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功效。中国各地花园观赏栽培。河北、山东、河北石家庄等地有野生。李时珍《本草纲目》∶茼蒿,八、九月下种,冬春采食肥茎。花、叶微似白蒿,其味辛甘,作蒿气。四月起苔,高二尺余。开深黄色花,状如单瓣菊花。一花结子近百成球,如地菘及苦子,最易繁茂。此菜自古已有,孙思邈载在《千金方》菜类,至宋嘉中始补入本草,今人常食者。而汪机乃不能识,辄敢擅自修纂,诚可笑慨。

羅葡(萝卜),萝卜十字花科萝卜属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厘米,直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有分枝,无毛,稍具粉霜。

史学研究萝卜的原始种起源于欧、亚温暖海岸的野萝卜,萝卜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远在年前,萝卜已成为埃及的重要食品。中国各地普遍栽培。萝卜根作蔬菜食用;种子、鲜根、枯根、叶皆入药,种子消食化痰,鲜根止渴、助消化,枯根利二便,叶治初痢,并预防痢疾,种子榨油工业用及食用。

蔓菁,读音:manjing,别名芜菁、诸葛菜、圆菜头、圆根、盘菜,东北人称卜留克,新疆人称恰玛古,芸薹属芸薹种芜菁亚种,能形成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肥大肉质根供食用,肉质根柔嫩、致密,供炒食、煮食。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芜菁,北人名蔓荆。今并汾、河朔间烧食其根,呼为芜根,犹是芜菁之号。芜菁,南北之通称也。塞北、河西种者,名九英蔓荆,亦曰九英菘。根叶长大而味不美,人以为军粮。刘禹锡曰∶《尔雅》云∶须,芜。《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毛苌注云∶葑,须也。孙炎云∶须,一名葑苁。《礼坊记》注云∶葑,蔓荆也。陈、宋之间谓之葑。刘禹锡《嘉话录》云∶诸葛亮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荆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诸蔬其利甚博。至今蜀人呼为诸葛菜,江陵亦然。

刀豆,是豆科,刀豆属缠绕草本,长可达数米,羽状复叶,小叶卵形,基部宽楔形,侧生小叶偏斜;叶柄常较小叶片为短;小叶柄被毛。总状花序具长总花梗,有花数朵生于总轴中部以上;花梗极短,小苞片卵形,早落;花冠白色或粉红,旗瓣宽椭圆形,顶端凹入,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略弯曲,种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种皮红色或褐色,7-9月开花,10月结果。以荚形命名也。案∶段成式《酉阳杂俎》云∶乐浪有挟剑豆,荚生横斜,如人挟剑。即此豆也。刀豆长尺许,可入酱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刀豆,人多种之。三月下种,蔓生引一、二丈,叶如豇豆叶而稍长大,五、六、七月开紫花如蛾形。结荚,长者近尺,微似皂荚,扁而剑脊,三棱宛然。嫩时煮食、酱食、蜜煎皆佳。老则收子,子大如拇指头,淡红色。同猪肉、鸡肉煮食,尤美。

苜蓿,mùxu,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苜蓿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中国产的苜蓿主要有三种。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其他如维他命C、B也相当丰富。多为牲畜饲料。苜蓿在西汉时,从西域引进。李时珍曰∶苜蓿,郭璞作牧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也。又罗愿《尔雅翼》作木粟,言其米可炊饭也。葛洪《西京杂记》云∶乐游苑多苜蓿。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怀风,又名光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金光明经》谓之塞鼻力迦。

瓜属

刮瓜,丝瓜,冬瓜,西瓜,菜瓜,王瓜,南瓜。

注:王瓜,读音guagua,王瓜: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纸质叶片,轮廓阔卵形或圆形,叶基深心形,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细脉网状;叶柄纵条纹,花雌雄异株。花梗短,稀无小苞片;花萼筒喇叭形,花冠白色,花丝短,雌花单生,子房长圆形,花萼及花冠与雄花相同。果实卵圆形。李时珍《本草纲目》∶王瓜三月生苗,其蔓多须,嫩时可茹。其叶圆如马蹄而有尖,面青背淡,涩而不光。六、七月开,五出小黄花成簇。结子累累,熟时有红、黄二色,皮亦粗涩。土瓜(《本经》)、钩KT(郭璞)、老鸦瓜(《图经》)、马瓜(,音雹)、赤雹子(《衍义》)、颂曰∶《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也。均、房间人呼为老鸦瓜,亦曰菟瓜。按《尔雅》云∶,菟瓜。郭璞注云∶似土瓜。而土瓜自谓之KT姑,又名钩KT,则菟瓜别是一物也。又曰∶芴,菲。亦谓之土瓜。别是一物,非此土瓜也。异类同名甚多,不可不辨。时珍曰∶土瓜,其根作土气,其实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义?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俗名赤雹、老鸦瓜。一叶之下一须,故俚人呼为公公须。

果属

葡萄,核桃,榛,枣,梨,杏,桃,沙果,蘋蔢(pingpo),酸枣,李,有名黄玉者最佳。奈,林禽,樱桃,石榴,无花果。

注:沙果,正名花红,又名海棠果(河北)、文林郎果(本草纲目)、林檎(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骤尖,边缘有极细锯齿。春夏之交开花,在枝顶伞形排列,花梗、花萼均有茸毛,花蕾时红色,开后色褪而带红晕。果实秋成熟,扁圆形,黄或红色。普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黄河、长江流域和辽宁一带,生长于海拔50米至1,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生山坡、平地和山谷梯田边,生食味似苹果,变种颇多,可用嫁接、播种、分株等法繁殖,是中国的特有植物。酸甜可口。《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开宝本草》:“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疖疮,脉闭不行。”《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沙果具有生津止渴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食之有生津止渴,消食除烦和化积滞的作用。也有涩精止痢沙果味酸涩而收敛,具有良好的涩精、上泻痢的作用,是泄泻下痢、遗精滑泄者的食疗良品。

蘋蔢,平遥特有水果植物,气味芳香扑鼻。果肉多沙,常生长在生山坡、平地和山谷梯田边,生食味似苹果。

酸枣,酸枣鼠李科枣属植物,是枣的变种。又名棘、棘子、野枣、山枣、葛针等,原产中国华北,中南各省亦有分布。多野生,常为灌木,也有的为小乔木。树势较强。枝、叶、花的形态与普通枣相似,但枝条节间较短,托刺发达,除生长枝各节均具托刺外,结果枝托叶也成尖细的托刺。酸枣野生多在坡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叶小而密生,果小、多圆或椭圆形、果皮厚、光滑、紫红或紫褐色,内薄,味大多很酸,核圆或椭圆形,核面较光滑,内含种子1至2枚,种仁饱满可作中药。其适应性较普通枣强、花期很长,可为蜜源植物。果皮红色或紫红色,果肉较薄、疏松,味酸甜。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具有药用价值,酸枣作为食品,去果肉枣仁还是中药材,如江苏长美花卉的酸枣,太行山上野生较为普遍。

林禽,读音:lingqin,亦作“林檎”,植物名。又名花红、沙果。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黄绿色带微红,是常见的水果。也特指此种植物的果实。时珍曰∶案,洪玉父云:此果味甘,能来众禽于林,故有林禽、来禽之名。又唐高宗时,纪王李谨得五色林檎似朱柰以贡。帝大悦,赐谨为文林郎。人因呼林檎为文林郎果。又《述征记》云∶林檎实佳美。其微大而状丑,有毛而香,关辅乃有,江南甚希。据此,则林檎是文林郎,非也。志曰∶林檎,在处有之。树似柰,皆二月开粉红花。子亦如柰而差圆,六月、七月熟。颂曰∶亦有甘、酢二种∶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须烂熟乃堪啖。今医家干之后,入治伤寒药,谓之林檎散。时珍曰∶林檎,即柰之小而圆者。其味酢者,即楸子也。其类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黑者色似紫柰。有冬月再实者。林檎熟时,晒干研末点汤服甚美,谓之林檎。僧赞宁《物类相感志》云∶林檎树生毛虫,埋蚕蛾于下,或以洗鱼水浇之即止。皆物性之妙也。

木属

松,柏,槐,檀,榆,柳,椿,樗(chu),楸,杨,椒,桑,桐,桧(gui),柘(zhe),竹。

注:檀,读音:tán。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形声,从木,从亶(dǎn),亶亦声。“木”与“亶”联合起来表示“具有天然香气的树木”。本义:天生的香木。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古代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平遥与沁源交界的南部山区,生长有豆科的黄檀树,俗称“白檀”,古代奢侈生活中的“轿车”和拉运货物的“皮车”木匠的“锤柄”多用于平遥南山中生长的黄檀树。

椿,指香椿,也叫椿树、大椿。落叶乔木。嫩叶具香味,可食。古代传说大椿长寿,后因以喻父。司马注:“椿木一名橓。”因其长寿,后用来形容高龄。亦用以指父亲。如:椿年(椿树的年龄。比喻长寿);椿龄(祝人寿考之词);椿寿(大椿的寿命。比喻长寿,高龄)。

樗(chu),指臭椿,也叫樗树。落叶乔木。木材较优,用于建筑及制作家具等。

楸,楸树,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叶子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圆形,花冠白色,有紫色斑点。木材供建筑用。树皮、叶、种子可入药。楸树为落叶乔木,干高叶大,夏天开黄绿色细花,木材质地致密,可做器具揪,梓也。——《说文》望长楸而太息兮。——《楚辞·哀郢》棋盘。如:楸局(楸木制的围棋盘);楸玉局(苍青色玉石制的围棋盘);楸枰(棋盘)。

桧(gui),桧柏,也叫圆柏。常绿乔木。树冠塔形,叶有鳞形、刺形两种。木材细致,有香气。

柘(zhe),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有长刺,叶子卵形,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子可以喂蚕,根皮可入药。柘树,木材中心为黄色,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花属

芍藥,牡丹,萱草,石竹,蔷薇,水红,玉簪,金雀,鸡冠,山丹,粉團,

葵,有红、黄、白、紫大小数种。菊,红、黄、白、紫数种。凤仙,月季红。

注:萱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状披针形,花橙红色或黄红色。供观赏,花可以吃,根可入药。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唐·万楚《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明·张时彻《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借指母亲。明·刘基《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诗:“朝原思脊令,夜船梦萱草。”明何景明《为李秀才寿母》诗:“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颜。”参见“萱堂”。

石竹,也叫洛阳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绿色,夏季开花,花瓣淡红色或白色。生于山野间。可栽培,供观赏。园艺上变种很多。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植于庭院供观赏。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一:“山花插寳髻,石竹绣罗衣。”宋范成大《再游天平有怀旧事且得卓庵之处呈寿老》诗:“木兰已老无花发,石竹依前有麝眠。”思慕《维也纳之春》:“玫瑰、石竹、香水花和丁香,更是维城出色的花朵。”“瞿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瞿麦》。

水红,一年生草本,水红花子系蓼科植物红蓼的果实。常用别名有荭草实、水荭子、河蓼子、川蓼子、水红子。味咸、微辛,性微寒。生长于路旁和水边湿地。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金雀,金雀花是豆科紫雀花属植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无危物种。金雀花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非洲东部。它生于林缘草地、山坡、路旁荒地;喜光,常生于山坡向阳处,根系发达;匍匐草本,被稀疏柔毛;根茎丝状,节上生根;掌状三出复叶,托叶阔披针状卵形,叶柄细柔,小叶倒心形。

粉團,粉团花,又名绣球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花。落叶灌木或亚乔木,树皮灰褐色,小枝亦褐色,皮孔显明,疏生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后变紫色;能育花萼筒杯状,先端5齿裂,花瓣5,长椭圆形,白色。生于山谷溪边及林缘灌丛中,或郊野路边、水沟边。分布浙江、安徽、江西、广西等地。

凤仙,凤仙花是凤仙花科凤仙花属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其叶互生,最下部叶有时对生;叶片披针形、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无总花梗,白色、粉红色或紫色,单瓣或重瓣。茎粗壮,肉质,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无毛或幼时被疏柔毛。

藥属

石膏,甘草,益母,車前,芫花,小蓟(ji),葶(ting)藶(li),莃莶(xixian),水寒石。

注:益母,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属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芫花,直立落叶灌木,有分歧,外表黄棕色至黄褐色;根皮富韧性。暗棕色;枝细长,褐紫色,幼时密生绢状短柔毛。叶对生,间或互生;有短柄,被短柔毛;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稍带革质,先端尖,全缘,幼时叶之两面流生绢状短柔毛,以脉上为密,老则渐脱。花淡紫色,腋生,先叶开放,通常3-7朵生叶腋间短梗上,以枝端为多;花两性,无花瓣;花被管细长,密被绢状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形。

小蓟,小蓟是菊科蓟属植物,是一种优质野菜,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外的中国各地。小蓟为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有棱,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用于: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葶藶(tingli),葶苈,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葶苈的种子。植物葶苈,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江苏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北温带其它地区也都有分布。具有破坚逐邪,泻肺行水,祛痰平喘之功效。主治痰饮,咳喘,脘腹胀满,肺痈。功效破坚逐邪,泻肺行水,祛痰平喘。

莃莶(xixian),莃莶,即豨莶。草名,又名猪膏莓。可制药丸或药酒。清吴伟业等《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食羹调芍药,酿法制莃莶。”靳荣藩注:“张复之有《进豨莶丸表》。《本草纲目》:‘蜀人单服豨莶法: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叶,去根茎花实,浄洗暴乾,入甑中,层层洒酒与蜜蒸之,又暴。如此九遍,则气味极香美。熬捣筛末,蜜丸服之。’”清曹寅《质公饷药酿甚佳》诗:“急办莃莶三百琖,午天甘作黑甜人。”

水寒石,即寒水石,中药材名。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凝水石、白水石(《本经》),凌水石(《别录》),盐精(《丹房鉴源》),水石、冰石(《石药尔雅》),鹊石(《本事方》),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纲目》)。功能主治为: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畜属

牛,马,馿(luo),驢(lv),豕,犬,羊。

注:豕,即猪。念sh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猪。

毛属

狐,狸,兔,狼,虎,豹,猫,鼠。

羽属

鸡,野、家两种。鸭,鹅,黄鹂,紫燕,鹌鹑,画眉,黄雀,青雀,红雀,暎山,鸽,鸠,鹳,鹞,枭,啄木,布谷,半翅。

注:紫燕,燕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江南。见宋罗愿《尔雅翼·释鸟三》。宋·罗愿《尔雅翼?释鸟三》:“越燕,小而多声,颔下紫,巢於门楣上,谓之紫燕,亦谓之汉燕。”唐顾况《悲歌》:“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杜甫《柳边》“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紫胸,轻小者是越燕。越燕多在堂室中梁上作巢。”

青雀,鸟名。一说:桑扈的别名。《淮南子·说林训》“桑扈不啄粟”汉高诱注:“桑扈,青雀,一名窃脂。”唐王维《青雀歌》:“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赵殿成笺注:“青雀,《尔雅》:‘桑扈窃脂。’郭璞注:‘俗谓之青雀。一说:即鷁。水鸟名。《礼记·曲礼上》“则载青旌”汉郑玄注:“青,青雀,水鸟。”

鸠,鸟类。外形像鸽子。常见的有斑鸠,身体灰褐色,颈后有白或黄褐斑点。嘴比较短,基部柔软,常成群吃谷物。《说文解字》:“鸠,鹘鸼也。”。《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我国有绿鸠、南鸠、鹃鸠和斑鸠等。

鹳,读音(guan)。水鸟。好水,将雨则鸣。《禽经》鹳仰鸣则晴,俯鸣则隂。鹳是一个大型水鸟科的通称。在大多数地球上比较温暖的地带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迹。鹳是候鸟,善于飞行。鹳有很长的腿和细长的带蹼的爪子。它们有又长又结实的尖喙。羽毛通常是白色和黑色的。但有些品种鹳的头上或头上和脖子上几乎没有羽毛。

枭,是一种小型鸮类,比鸽子还小一些,上体褐色,有黑色和黄褐色斑;后头部有黄白色斑,下体淡褐色有暗褐纵纹,头上有两簇小型耳羽。栖于山地、林中深处,平时昼伏夜出,嗜食昆虫。,为留鸟。

半翅,鸟名。即沙鸡。或指象沙鸡的一种鸟。明·李梦阳《空同子·物理篇》:“西方有鸟曰半翅者亦痴,见人飞不过三五尺,可以杖击之得也。”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上:“盘山,土人呼为半翅,即沙鸡也,亦名铁脚。”清·沈涛《瑟榭丛谈》卷上:“沙鸡略具文采,半翅则纯褐色,而味较脆美。”

虫属

蠶(can),蜂,蟻(yi),蛇,蝉,蟊(mao),賊,蝶,蛾,螢,口口,蚯蚓,蜻蜓,蝼蟈(louguo),口蛉,蟋蟀,蝿(ying),蝎,伊威,蜗牛,蜘蛛,蚰蜒,蝎虎,蛴螬,壁鱼,螳螂,螽(zhong)斯,蛇师。

注:蠶(can),同“蚕”。

蟊(mao),吃苗根的害虫,是蝗虫的一种,专吃庄稼的根部。吃禾苗的两种害虫去其螟螣,及其蟊贼。蟊贼蟊疾――《诗·小雅·瞻昂》。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后汉书·岑彭传》。

賊,吃苗根的害虫,常与蟊连起来说,“蟊賊”。吃禾苗的两种害虫去其螟螣,及其蟊贼。蟊贼蟊疾――《诗·小雅·瞻昂》。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后汉书·岑彭传》

蝼蟈(louguo),别名: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蛙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郑玄注:"蝼蝈﹐蛙也。"《逸周书.时训》:"立夏之日﹐蝼蝈鸣。"朱右曾校释:"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诗:"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一说蝼为蝼蛄﹐蝈为蛙﹑蛤蟆。参阅《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陆德明释文引汉蔡邕《月令章句》及《淮南子.时则训》"蝼蝈鸣"汉高诱注。又说即蝼蛄。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蝼蛄》及《尔雅.释虫》"天蝼"清郝懿行义疏。。入药主治,水肿病、大腹水肿、鼻消水、石淋用痛等。

伊威,虫名。夏秋之交,生於湿地,体灰白色,椭圆形有足数对。《诗·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蠨蛸在户。”陆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妇,在壁根下瓮底土中生,似白鱼者也。”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暮堂蝙蝠沸,破灶伊威盈。”明高启《送林谟秀才东归谒松江守》诗:“长年旅舍破氊冷,坐厌蟋蟀愁伊威。”清黄遵宪《小女》诗:“欲展地球图指看,夜灯风幔落伊威。”

蝎虎,即“壁虎”。平遥方言称为蝎虎。节肢动物,胎生。头胸部的螯肢呈钳状,胸脚四对。后腹狭长,末端有毒。

蛴螬,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向腹面弯曲。种类很多,生活在土里,吃农作物的地下部分,是害虫。《列子·天瑞》:“乌足之根为蠐螬,其叶为胡蝶。”宋梅尧臣《永济仓书事》诗:“古梁生菌耳,朽堵出蠐螬。”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一钱仍望还蚨母,半李亦欲分蠐螬。”性味归经:咸,微温。有毒。入药可治:小儿脐疮、小儿唇紧、丹毒、痈疽痔漏、断酒不饮、目中翳障。

壁鱼,别名:衣鱼,身体细长而扁平,上有银灰色细鳞,长约4~20mm。触角呈长丝状,腹部末端有2条等长的尾须和1条较长的中尾须,咀嚼式口器。缨尾目衣鱼科无翅小型昆虫,主要分布于中国及印度东部。衣鱼狭长,背腹扁平,常多鳞片和毛;触角长丝状,复眼分离,口器咀嚼式;腹部11节;衣鱼昼伏夜出,喜生活在温湿处,爱好富含淀粉或多糖的食物。

螽(zhong)斯,即:斯螽,俗名尖头蚱蜢、括搭板、舂米郎、纺织娘,直翅目螽斯科。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的通称。体型大小不一,体躯纵扁或近圆柱状。成虫体长80~毫米,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触角30节以上,丝状,比体长。翅的变异较大:发达、缩短或消失。栖息于草地、农田。活动于稻田、堤岸附近。斯螽飞行时,抬起前翼,而拍打后翼。不过它们更多的是用后足跳跃行进而不是用翅膀飞。

蛇师,蝾螈的别名。蝾螈是一种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旧说龙与蛇师为亲家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石龙子》﹝集解﹞引苏恭曰:“蛇师生山谷,头大尾小而短,色青黄或白斑也。”

物货

麄(cu)布,丝,绢,靛,餳(xing),糖,麻,豆粉,蜜,黄蠟(la),苇席,皮,氈货,柳器,麻履,酒。

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平遥卷·卷之二(土产)货属

注:麄(cu)布,同“粗布”。

餳(xing),糖稀。亦称“饴糖”。是由麦芽中的糖化酶作用于碎米中的淀粉所制成的一种糖。为浅黄色粘稠透明液体。

黄蠟(la),蜜蜂腹部的蜡腺分泌的蜡质,黄色固体,是蜜蜂造蜂巢的材料。

通称黄蜡。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一种取自蜂巢的粗制蜜腊。可用作硬化剂,打蜡剂中亦含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九.虫部.蜜腊》:“取蜜后炼过,滤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黄者,俗名黄蜡。”

氈货,同“毡货”。

麻履,是指用麻绳纳制的鞋底做的各类布鞋。

明万历版崇祯增刻《平遥县志》是万历四十四年版本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平遥卷,虽然时间较近,但所记录(土产)内容还是一些差别的。明万历版崇祯增刻《平遥县志》卷之二·赋役志(土产)抄录如下:

按禹贡冀州,厥土中上,周礼并州,其利布帛。遥固并冀属邑,而物产独少,茧絲鱼盐不及上党、河东,騏駵(qiliu)不及屈产、介汾,即陶治布苇之微,亦不敢望邻邑,地方之跷瘠若此。聊载蔬禾鸡犬之类,以俟裁成辅相樽节爱养者之观采也!爰志土产。

谷属

黍软、硬二种,硬可煮饭,软可酿酒。

稷大、小二种。梁粒细色白。

粟红、黄、白、黑四种。薥秫软、硬两种。

麥有来、麰(mou)二种。有冬种、春种。

荞麥扁豆黑豆豌豆红豆小豆蔴子油麥燕麥葫蔴

蔬属

韭葱芥芹茄蒜苔青、白二种。莴苣芫荽蒪菜蔓菁羅葡(箩卜)白、黄、水三种。莙達藤蒿

瓜属

西瓜甜瓜王瓜東瓜南瓜丝瓜瓠子葫芦菜瓜

果属

李红、黄二种。奈桃杏棗梨间有涩薔。核桃葡萄石榴沙果榛蘋蔢

草属

苇芦蒿稂(lang)莠(you)菅(jian)苜蓿马連

木属

松柏榆柳棗椿槐楸桑杨杄化

花属

菊黄、白、红三种葵大、小二种萱玉簪鸡冠刺梅芍竹扁竹米殼(ke)粉团山丹金盏红花夜合牵牛白、蓝二种水红十样锦

鸟属

鵞(鹅)鸭鸽鸡家、野二种鹰雀鹊乌鸦鸠黄鹂玄鸟石鸡华虫鹞鹑(chun)鸤(shi)枭落浦水老鸦河鸭

兽属

马牛骡驴猪犬兔羊狐狸貆(獾)狼猫鼠田鼠

虫属

蚕蠋(zhu)蝉螬(cao)蛙蚁蚊蝇蛇蝎蜂丘蚓蝼蝈伊威蜘蛛蟲斯蜾(guo)赢蜗牛螟蛉蝴蝶蜻蜓蚰蜒蜣螂白虫螣(teng)蟊贼

藥属

蒿本蓁艽(zhenjiao)牛黄蓮翘荆芥五灵脂艾叶苍耳瓦松益母薄荷枸杞子白蒺藜地骨皮兔丝子天仙子車前子桑白皮郁李仁小茴香甘草紫花地丁

万历版崇祯增刻《平遥县志》卷之二(土产)

货属

绢丝蔴碱硝盐麄(粗)布袜巾帽饧蔴油毡货柳器蜜黄蜡靛

清康熙四十六年版《平遥县志》与明万历版崇祯增刻《平遥县志》关于“土产”的记录,差异无多,只是(属类)有所增加了个别物产。

其论曰:

陶地水崩沙浅,生理鲜薄,民生其间,终岁勤劳,耕耘之外,唯有纺织。而贡赋错然,不一而足。且地当孔道,供应非一,为之下者,不亦难乎!用一缓二,是所望于良司牧也。

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卷之三(物产)土贡附内容基本延用康熙四十六年版(土产)记录。其“物产补遗”和“土贡”抄录如下:

物产补遗

谷豇豆有红、白、黑三种绿豆有大、小两种

蔬白菜菠菜俗名青菜薤(xie)花叶類韭花白可食

瓜黄瓜

果无花果

草蓬甜苣苦苣刺苋(xian)刷布草锁眼草即木贼稗(bai)麻虎尾大碗花芝麻草酒罇(zun)花羊耳朵灰雚(huan)掃帚抿草蒺藜盆盆子甕甕(weng)草瓦松俗名瓦稜(leng)草

花刺蘼蛾儿花翠雀花茜草花即凤仙花洋牵牛花红籽白洋海棠花有红、黄、白色

藥银花草蒲公英

光绪八年版《平遥县志》卷之三(物产补遗)

麂皮五十七张绵羯羊三十六双核桃二千斤藁本三十五斤酸棗仁四两三钱麝香四两三钱牛黄二钱八分連翘五十斤五灵脂八斤猪苓五斤焰硝十斤郁李仁四两三钱

根据各版县志所知:从明代中后期的万历朝到清代末期,平遥土贡的项目和数量始终未变。

光绪八年版《平遥县志》卷之三(土贡)

注:土贡意思是古代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古代重农抑商的一种体现。春秋时贡、赋开始出现分化。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其形式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明代,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且贡物折银也随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得以推广。清代的土贡制度,在明代基础上不断改革,到乾隆年间大体趋于稳定。部分土贡物品由无偿交纳改为有偿采买。《文献通考·自叙》:"汉唐以来,任上所贡,无代无之,著之令甲,犹曰当其租人。然叔季之世,务为苛横,往之租自租而贡自贡矣。至于珍禽奇兽,袤服异味,或荒淫之君,降旨取索,或奸谄之臣,希意创贡,往往有出于经常之外者。甚至指留宫赋,阴增民输,而命之日羡余,以供贡奉。上下相蒙,苟悦其名,而于百姓,则重困矣。"清代虽有取消进贡之说,但实际未见其效。土贡制度是古代重农抑商的一种体现。

万历版崇祯增刻《平遥县志》卷之二(土产)

我们从已知的古代文献对平遥“土产和土贡”的记录,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从“竹和牡丹”的种植。说明了四、五百年前平遥的气候和中原地区一样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还有诸多“花、草、木、蔬、果、药”是我们现代平遥人陌生和未曾想到的。古代手工业比如:万历版‘货属’中记载的“蔴履和毡货”说明平遥的制鞋业和制毡业至少在明代中叶就已经很发达了,这些手工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地方土特产。再比如:‘货属’中记载的“粗布、袜、巾帽”说明了平遥织造业的发达,从而也证明了:“陶地水崩沙浅,生理鲜薄,民生其间,终岁勤劳,耕耘之外,唯有纺织。”勤劳而聪慧的平遥人避开“土地瘠薄和物产鲜薄”的自然环境,用辛苦劳作,发达了织造业。再比如:“靛”的制作,是古代的植物染料,是织造业的相关产业。另外,我们还从万历志里发现了设有“颜料税”的记录。无论是“纺织”还是“颜料”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正是平遥人抓住了古代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这些“钢需”从而造就了平遥发达的手工业,同时也奠定了平遥的经济基础,也为平遥人走出平遥城贩卖经商创造了条件。

“农桑者,衣食之根本来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物质基础”。明赵震元《为袁石寓(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念子遗,遭巨寇,遭溃兵,复遭黄水,纵横神枢;谕群吏,议防河,议守土,究议宁民,劝课农桑。”农耕衍生出中华文明的文化源头和最为质朴的文化范畴——农桑文化。先民们在千年稼穑中,农桑文化逐渐完善,由此形成了农桑诗词。诗歌中的农桑,千姿百态。从中我们能清晰看到中国历代执政者和知识分子重农和悯农思想的精神传统;从侧面感知农村历史的社会结构和生产状况的演变过程;深刻感悟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对淳朴、自然的农村民风民俗和安静、详和的田园风光的精神向往。研究古典农桑诗歌是我们把握当时农村社会风貌的一把钥匙,同时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并沉淀为民族的精神血脉。

庚子·孟秋·於平遥涵瓦斋

特别鸣谢:

平遥古城专家委员会专家郝新喜先生担任本栏目文化顾问

参考文献:

明·万历版·崇祯增刻《平遥县志》

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平遥卷三晋出版社

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王夷典/录疏山西经济出版社

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

作者简介:

邓晓华,字·卣言,言容堂主人,涵瓦斋主人,年生人,自幼受家风熏陶,热衷传统文化,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工艺美术师,中共党员,传统文化学者,手工艺人,晋中市级非遗《平遥木版年画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晋中市社科联研究员,山西省新联会成员,山西经济出版社特邀编辑,平遥“金井文社”社员。平遥古城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山西省文化厅“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者,平遥县文化局“乡村记忆工程”文化调研员;平遥县规划局“平遥古城历史建筑普查”人文调研员;合作出版有《邓晓华平遥瓦当辑录》一书;参与了《平遥佛教文化史辑》一书的普调工作;承担了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平遥古城商业街及重点民居的调查报告》的普调工作,录疏了明·万历版《平遥县志》。

更多阅读:

话说平遥

太平兴国观

话说平遥

平遥城考

话说平遥

贺兰仙桥

话说平遥

革除陋规碑记

话说平遥丨瓮城门

话说平遥

五堡二寨

话说平遥

隋唐寺观

话说平遥

魏晋南北朝遗迹

话说平遥

敕牒碑

话说平遥

太子寺

话说平遥

韩文公庙

话说平遥

五路万户梁瑛

话说平遥

儒学训导叶居升

话说平遥

中都孙氏

话说平遥

京陵城考

话说平遥

中都城考

话说平遥

风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guanhuae.com/jhrb/7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