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掉下巴:唐代不单烧制青花,而且烧
制釉里红,甚至烧制青花釉里红(二)
唐健伟
“釉里红”的搜狗词条:“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
事实上,釉里红在元、明、清时期,有的已经烧得很精美,发色也非常清红与稳定、也非常纯正。当然,有瑕疵的也是很正常的,在民间一般看到的是有瑕疵的东西。那时烧得好的釉里红基本都被拿去当贡品,或是达官显贵用于摆设等,使用几百年下来,因战乱、迁徙等事件,使其能留存的并不多。能留下的几乎是有瑕疵的,这些多用于陪葬(或窖藏),才得以完美地保存下来。
十年来,搜狗与百度的一些词条解释也不一定全对,大家在查阅资料时,记得多查几个,且多来几个为什么?然后,还得“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以免被误导。
当今,社会上发现一些邢窑釉里红陶瓷器物,一说起邢窑,一般多会想到唐代,大家都会认为邢窑以唐代为主。尽管有些考古资料显示:“邢窑的烧造始于北朝、发展于隋朝初唐、兴盛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前期、唐末和五代转入低潮,复兴于宋、延续至金元、甚至到明清,长达一千多年。”
但认为:“邢窑始烧于北朝,盛于唐,衰于五代,终于元代。”还是较多的,这取决于涉猎这方面文章的或多或少!
说起釉里红瓷器,目前能看到的资料的确特别少,收藏界、文博界、学术界一般认为釉里红瓷器在元明之交出现的较多。几乎没有听说过唐代能烧出釉里红!
不过,如今真的是发现了唐代邢窑釉里红瓷器!而且,在社会上看到了“盈”、“大盈”、“大唐贞观年制”、“大唐贞观御用”等等款式的邢窑烧制釉里红瓷器。
那么,这些邢窑釉里红陶瓷到底是否是唐代烧制的呢?
目前,查阅不到资料记载,考古未发现同类实物,馆藏也没有实物比对,只有眼鉴肯定到代。但,实际很多人眼鉴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还得借助科技检测的结论来加以确定。
选送一些过科技检测:
1.邢窑白釉双系直口釉里红草地云鹤纹罐(图1),牙白釉,器身可见手拉坯纹,满釉,有泪痕,强光下可见细如蜻蜓翅纹的透明纹片,釉面温润细滑,釉光莹润,透过釉层可见手拉坯痕迹,器身以双系为界,分前后二面,各饰有简单线条的小流云、一只一脚站立一脚迈步的白鹤、二株水草,应该是白鹤正在宽阔的沼泽地上觅食,白鹤长喙中间有一小点,有如叼了一条小鱼。二面构图相似、线条简练流畅。釉里红发色为枣红,色调均匀,在当时应该属于比较纯正的发色。脚部约有2厘米露胎无釉,平底细滑,可见修胎的浅浅螺旋纹,中间刻有两竖行六字篆书款:“大唐贞观御用”,整器规整,体现御用器物的特征,眼鉴为到唐代邢窑陶瓷器物。经艺术品年份检测仪检测是年烧制的,与眼鉴年代吻合。年正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9年,是在底款“大唐贞观御用”的年份的范围之内。这说明此罐是唐代贞观年间邢窑专为皇家御用烧制的釉里红陶瓷器物。
2.邢窑白釉“盈”字款敞口弦纹釉里鸡冠花十字花卉纹类(粗脖)玉壶春瓶(图2),高22.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7.3厘米。敞口束颈,整器施牙白釉,釉面乳浊温润,开细小片纹,纹若蜻蜓翅,釉光晶莹,二道环弦纹,中间饰有草叶纹,瓶体似玉壶春瓶颈部较粗,腹部前后二面各绘一朵以鸡冠花为主的十字形花卉。釉里红发色枣红,色调均匀,釉面莹润、手感润滑。束脚,脚边留有五个指头的印纹,这是在浸釉的时候用手指拿捏此壶时留下的痕迹,是工艺瑕疵。底部圆形无釉,中间稍偏右下刻有“盈”字楷书款,仔细观看这“盈”上部的“乃”里面的“又”字,被改为“土”字,这些阴刻款“盈”字的笔画流畅,遒劲有力,入木三分,不像是不识字的人刻的,分析是有意而为之的,以作为某种记号。此瓶老化较好,釉面也很莹润,初鉴为唐代邢窑烧制之物。经艺术品检测检测是年烧制的,与初鉴年代相符,经查年是唐高宗李治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乾封二年。
3.邢窑白釉“盈”款釉里红十字纹花卉短流执壶(图3),高21.6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7.3厘米,敞口束颈,溜肩,由一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条状的瓷条,对折合并拼成的手柄,一头连着口边,一头贴在肩部,手柄对面有一短流,长2-3厘米,腹微鼓,以把柄与短流为界,分二面壶面各绘有一鸡冠花为主的十字形花卉纹,釉里红发色枣红,均匀稳定,釉面莹润,开细小片纹,片纹细似蜻蜓翅纹。束脚,脚边留有五枚指头印纹,是拿捏浸釉时留下的痕迹,这是当时制瓷工艺的瑕疵。平底露胎,底部可见浅浅旋纹,中间稍偏右下刻有“盈”字。釉面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红色在气泡下面,说明红颜色上面罩着透明釉,及一些破泡等老化痕迹(图4)。手感平滑,初鉴为唐代邢窑之物。送艺术品年份检测仪检测是年烧制的,与眼鉴年代相符。经查年是唐高宗李治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元元年。
上述邢窑釉里红陶瓷经眼鉴都到唐代,科技检测出来的结论,也都到唐代!
看来,釉里红陶瓷在唐代之初已被邢窑成功烧制!
因此,一些收藏家、个别专家、学者、认为釉里红是元明之交创烧的观念必须更新!
几十年来,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等证据,不少在不断地改写历史,我国的人类史与文明史也都在向前推进。
据报道,达尔文的人口进化论已被五百科学家联名反对!
目前,中国文明史九千年,已在义乌桥头得到考古的证实,这时的先人已经懂得烧制精美的陶器与酿酒了,相信今后还会考古发掘到更早的文明史!
当然,古代的一些生活用具以及古代艺术品的重新出现,也同样可以改写历史!几十年来,国家一些博物馆在民间征集到的藏品,也不少改写了历史!以物正史,一直都在进行中。
三十年来,个别自以为眼力很好加很好的业界专家与一些收藏家,在鉴定收藏藏品时,最厉害也只能将藏品鉴出年代,根本就没办法鉴定出藏品的生产年份。大家都知道一个朝代多者几百年,一代皇帝多的也有六十一年,如果只能鉴到年代,事实上是非常笼统的,如能碰到有年款的还好些,若遇到没年款的,那只能是像盲人摸象了!而现在科技检测,却能准确地检测到某一年生产的。
因此,收藏必须眼鉴与科技鉴定相结合。
在收藏的道路上,如不愿开阔新视野,不愿意改变旧观念,一味收藏老普残传世品及所谓的流传有序之物。那么,精稀珍贵的藏品只能与我们擦肩而过、有缘无分!
科技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在不断地提高与改变。
如今,有了艺术品科技检测,我们收藏爱好者是时候打破旧枷锁,改变旧思想,更换新观念了!若能与时俱进,就能尽快地提升自己的眼力、以及提高自己收藏品的档次和品位!
图1-1邢窑白釉双系直口釉里红草地云鹤纹罐
图1-2邢窑白釉双系直口釉里红草地云鹤纹罐底部刻有篆书“大唐贞观御用”六字款。
图1-3邢窑白釉双系直口釉里红草地云鹤纹罐,经科技检测确定是年烧制的。
图2-1邢窑白釉“盈”字款敞口弦纹釉里鸡冠花十字花卉纹类(粗脖)玉壶春瓶
图2-2邢窑白釉“盈”字款敞口弦纹釉里鸡冠花十字花卉纹类(粗脖)玉壶春瓶底部照片。
图2-3邢窑白釉“盈”字款敞口弦纹釉里鸡冠花十字花卉纹类(粗脖)玉壶春瓶,经科技检测确定是年烧制的。
图3-1邢窑白釉“盈”款釉里红十字纹花卉短流执壶
图3-2邢窑白釉“盈”款釉里红十字纹花卉短流执壶底部库楷书“盈”字款。
图3-2邢窑白釉“盈”款釉里红十字纹花卉短流执壶,经科技检测确定是年烧制的。
图4-1邢窑瓷器釉里红的局部微观照片,可见稀疏气泡在釉里红上面,及破泡
图4-2邢窑瓷器釉里红的局部微观照片,可见稀疏晶莹剔透的气泡在釉里红上面,说明釉里红上面罩着釉,左上角可见破泡,破泡是老化痕迹特征之一。
参考资料:
1..